澳门的教堂,行走“天主圣名之城”
四百年中西历史的磨合,成就了今日璀璨的澳门。我说不清这里究竟是东方的蒙地卡罗,还是更像一个安静悠闲的南欧风情小镇。而散落其中的众多教堂大多是巴洛克式,结合东方建筑特色,或华丽雄伟、或简单别致。圣安多尼教堂
推荐星级:★★★★☆
圣安多尼教堂也被称为花王堂,创建于1560年,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初为茅草覆盖的简陋小教堂。根据镌刻在门前石碑上的葡文内容“建于1638年,毁于1809年,重建于1810年,再次毁于1874年,重建于1875年。”可见教堂曾多次被毁与重建。据记载,1874年9月22日甲戌风灾,圣堂被雷电击中起火,但其火光却引导了海上的居民上岸,故教堂每年都会庆祝“天灾节”,以纪念这事迹。
圣老楞佐教堂
推荐星级:★★★★★
个人感觉是非常漂亮的一座教堂,位于风顺堂街一座高台之上。这座被作为澳门历史城区之一部份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教堂,始建于十六世纪中叶,是澳门三大古教堂之一。后来重建,目前的规模形成于1846年。以前,当地华人称这座教堂“风信堂”,后来又以粤语谐音,改称“风顺堂”,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
圣奥斯定堂
推荐星级:★★★★☆
岗顶剧院旁的圣奥斯定堂,由西班牙奥斯定会修士于1588年创建,最初的建筑非常简陋,用蒲葵叶覆盖屋顶来遮挡风雨。每当大风吹来,蒲葵叶便随风飞扬,当地华人远远望去,觉得这情景像龙须竖起,就称教堂作“龙须庙”,后又以粤语转称“龙嵩庙”。
主教山教堂
推荐星级:★★★★☆
西望洋圣堂,又称主教山教堂或者海崖圣母小堂。西望洋圣堂原名卑拿圣堂,葡萄牙文意为位于海边之山岩。教堂面朝大海,由圣奥斯定会修士于1622年创建,又分别于1837年、1934和1935年重建,供奉天神之后圣母。教堂前有一座大理石的圣母望洋像。
玫瑰堂
推荐星级:★★★★☆
玫瑰圣母堂是由道明会创建于1587年,初时用木板搭建,被当地人称为“板樟庙”,后称“板樟堂”。又因教堂供奉玫瑰圣母,故又称“玫瑰堂”。自1929年起,这里称为传播葡萄牙花地玛圣母崇拜的重要基地,并于每年5月13日举行花地玛圣母像游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