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ding 发表于 2014-1-16 16:20:42

看懂新营养成分表

看这篇文章前,建议大家最好先拿出一袋包装食品对照着看,这样更直观。

>>最新营养成分表什么样?
按照规定,在任何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上,都能至少看到4种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还有能量的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也就是占你每天需要摄入的这种营养素的总量的百分之多少。

>>营养成分表应该看什么?
★看标准含量
要注意是把每100克当做一份来计算,还是把每包的重量当做一份来计算。比如,有的食物每包重量为100克,但在营养成分表上标示的却是每份,你看到其中所含的能量、脂肪和钠较低,就大胆地吃,孰不知一包下去热量和脂肪就很可能超标了。

★看能量多少
成年女性一天大概需要摄入的总能量为2000千卡,即8360千焦。比如一种食品的能量为2042千焦,占每天需摄入的总能量的24%,那它就是高热量食物。要知道,我们吃一顿饭的能量约占总能量的33%。

★看蛋白质质量指数
想知道一种包装食品的营养价值高不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看蛋白质质量指数,用蛋白质的营养素参考值%除以能量的营养素参考值%, 如果大于或等于1,就是高蛋白食品。

★钠的含量越低越好
每天摄入的盐不要超过6克,大约相当于2000毫克钠,而通常我们一日三餐摄入的钠早就超标了。所以,当你看到一包方便面含的钠高达1870毫克时,就不要再把调料包都放到汤里了,最多放三分之一就够了。
★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
每天摄入的总脂肪不要超过60克,这包含了我们吃的油和肉类食物以及各种零食中含有的油脂。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大部分人每天摄入的食用油已超过40克,再加上肉类食物,脂肪就快超标了。而以饼干为例,每100克中就含20-24克脂肪,占到每天总脂肪摄入量的40%,如果没事就吃一包,显然会导致脂肪超标。

★看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反式脂肪酸在体内的代谢时间为51天,导致肥胖的能力是普通脂肪的7倍,会大大增加患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现在有很多包装食物的营养成分表中会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标注为0,即便如此,也不代表没有。因为如果含量小于0.3%,是可以标注为0的。所以建议看下配料表,如果有氢化植物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脂末、起酥油、代可可脂等成分,建议还是少吃为好。

★看碳水化合物,重点关注糖
目前的营养成分表没专门标明糖的含量,都统一包含在碳水化合物中。如果食物本身是非淀粉类食物,如一瓶饮料,每100毫升含10克碳水化合物,其实就是含10克糖。如果是饼干这类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那就建议适量减少主食的摄入量。每天单纯摄入的糖最好控制在20-30克。

最后建议大家,选包装食品时,要尽量选择“三低”食物,即低脂、低钠、低糖。
低糖:每100g或每100ml食物中,糖的含量小于或等于5g。
低脂:每100g食物中脂肪含量小于或等于3g,或每100ml中的脂肪含量小于或等于1.5g。
低钠:每100g或每100ml食物中钠的含量小于或等于120m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懂新营养成分表